1963年,新疆吐鲁番群众在整修坎儿井渠道。
位于天山南麓的新疆吐鲁番年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素有“火洲”之称。为减少引水过程中水分蒸发损失,吐鲁番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开凿了地下坎儿井。天山雪水流淌在坎儿井,不断滋润着这片干旱的土地,滋养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坎儿井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组成,是荒漠地区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新疆的坎儿井总长度曾达到5000多千米,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多年来,当地政府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对坎儿井进行掏捞、加固、改造、延伸等保护工作,并协同水利、农业、文物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和丰富保护坎儿井的宝贵经验。
如今,坎儿井不仅仅是灌溉农田、孕育绿洲的生命之井。在不断兼容并蓄中,坎儿井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成为促进吐鲁番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有效载体。
新华社记者 武纯展 摄
在新疆吐鲁番,当地农民正沿着地下渠道检查水流情况,以保证农田生产用水(1963年5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一方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附近的戈壁滩,花园村掏捞队的队员打开坎儿井竖井盖板,准备清理淤泥(3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游客在参观坎儿井模型(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是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拍摄的艾丁湖(3月7日摄)。冬季不需要灌溉时,坎儿井的水用于生态补水,汇集到艾丁湖。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是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坎儿井小镇拍摄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3月11日摄)。不少居民将自家房屋改造为民宿和农家乐,前来观光体验的游人越来越多。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游客在参观坎儿井(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村民取坎儿井的水喂羊(3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游客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参观游览(3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居民在一处坎儿井出水口取水(3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是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拍摄的坎儿井竖井口(3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游客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游玩(3月11日摄)。目前,新疆吐鲁番市有4个坎儿井景区。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拜什巴拉坎儿孜村,73岁的老人斯肯旦·卡德尔(右)给孙子讲述着自己小时候修坎儿井的故事(3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附近的戈壁滩,花园村掏捞队的队员倾倒坎儿井内掏出的淤泥(3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镇附近的戈壁滩,花园村掏捞队的队员在坎儿井暗渠内清理淤泥(3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在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村民在整理葡萄藤(3月8日摄)。眼下正值春耕季节,吐鲁番盆地的葡萄陆续开墩,再过几个月,天山雪水就会经过坎儿井滋润着一片片葡萄田。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这是在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拍摄的坎儿井出水口(3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编辑:宋为伟 钱一 吴建路
标签: